查看原文
其他

橘生淮北:企业文化为何在中国变得臭不可闻? | 循迹晓讲

瑞鹤 循迹晓讲 2021-08-13


◎ 循迹 ·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

◎ 作者:瑞鹤

◎ 编辑:马戏团长

◎ 全文约4600字 阅读需要15分钟

◎ 本文首发于【循迹晓讲】公众号 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


最近这些天,因为一起性骚扰风波,某互联网大厂被推上了风口浪尖,和这个公司一起被吐槽的,还有所谓的“企业文化”——该大厂到底有没有所谓的“破冰游戏”,咱也不敢说,咱也不敢问,不过,该公司有非常鲜明的企业文化,这点是确实的。


 该公司管理层每个人都有一个“花名”


就在今年三月,该公司员工发布的一篇《致阿X》的文章流传网络,那里面作者作为内部人士,对公司有颇多吐槽,比如:“我就说一件事,驴都不用被逼着背价值观,你觉得阿X员工比驴强在哪儿?

 

◎ 阿X的企业文化,据说这是要会背的

 

类似价值观之类的东西,大抵可以归为企业文化的范畴。很多人对“企业文化”这词其实不陌生,如果读者诸君有经常参加MBA商学院研讨班的,可能会从讲师那里听到许多“建设企业文化”的方法,如果诸君只是普通人,那么企业文化多半就出现在比较负面的场合。


比如老板逼着员工跪拜啦,唱“感恩的心”啦,甚至逼着员工吃蚯蚓和泥鳅啦,凡此种种,不一而足。

 

 像这种“感谢公司”的企业文化,这些年似乎有愈演愈烈之势


当然,在中国,企业文化和企业一样,都是属于舶来品。鲁迅说过,”中国大约太老了,社会上事无大小,都恶劣不堪,像一只黑色的染缸,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,都变成漆黑。”——那么自然,企业和企业文化,来到这里,也得被染一染,变得让人一言难尽。

 

那么,好的企业文化是什么样的?中国的企业文化变得一言难尽,背后的原因是什么?这些问题,其实非常值得思考。

 

鉴于评论区可能出现的不友好言论,我先把话说了吧,“作者就是黄格鲁撒克逊(也不知道哪儿造的词),看到英美就跪舔,看到中国就贬低(合着说实话就叫贬低了?),中国的崛起,都是被这种公知耽误的(承让承让)。”——至于还有什么脏水,欢迎在评论区补充。

 

◎ 美国企业的文化,把人当人看


文化这个概念说起来很玄,简单来说,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规矩,法律之上的规矩,说是规章制度也不是不可以,但很多“制度”可以延续很久,这大约可以被称之为“文化”了。

 

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,企业成了社会上非常重要的组织,那么伴随着企业,“企业文化”也应运而生。很多人眼里“万恶的美国”,是比较早开始资本化和工业化的国家,自然地,讲到企业文化的开端,美国是个绕不开的国家。

 

20世纪初,很多美国企业家都是白手起家,自然不懂得什么高大上的东西,他们的企业文化也就非常朴素。


比如汽车大王亨利·福特,他的企业文化很简单——尽力了解人们内心的需求,用最好的材料,由最好的员工,为大众制造人人都买得起的好车。福特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做的。福特T型车改造了整个汽车行业,甚至工业社会的进程,这段历史很多人耳熟能详,这里就不再赘述了。

 

 亨利·福特和他的T型车

 

福特公司的企业文化在当时的美国不是个例。这些企业文化朴实无华,面向产品和用户。它的背后,是美国立国以来的清教徒精神——自律,勤俭,专注,谦逊,面向产品。清教徒精神和资本主义息息相关,发轫于此的美国企业文化,也成为了资本主义的形象代表。

 

当然,一个公司并不是说有了企业文化就万事大吉了。而且,现在人们记住的,只是一些历史上的成功者,无数的失败者也同样值得一提。


20世纪初,雇主与劳工之间的矛盾还是很尖锐的,很多工人的劳动条件很恶劣。1911年,美国纽约的三角内衣厂发生火灾,很多女工惨死。要说这个“三角内衣厂”有什么值得铭记的企业文化,大概很难讲。

 

 1911年美国三角内衣厂的火灾现场

 

不过,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,他们的文化底色中,除了清教徒精神,还有一种“谈判,妥协和制衡”的精神


他们的工会(不是只挂牌子的那种)跟资方进行坚决的谈判,到了后来,工人的劳动条件和待遇也都获得了极大的改善。也不能说工会做的都是对的,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,没有这种货真价实的工会,一切都无从谈起。当然,这就是英美国家的另一个特点了——民间自发的结社。

 

在这样的情况下,美国的那些老牌企业,他们的企业文化越来越人性,在这种情况下,也没见员工天天996,但是,“美帝,掌握核心科技”,似乎是很多人不想承认也不行的事实

 F-117战斗机算是“美帝,掌握核心科技”的最好注解,它来自洛克希德公司的臭鼬工厂

 

这其中,洛克希德公司就是一家典型——它从一家小企业,成长为美国的军火巨头。洛克希德公司设计了许多非常经典的军用飞机,他们的臭鼬工厂引领了工程技术的许多重大革新。


当年,主导臭鼬工厂的凯利·约翰逊总结了自己的工作方法,提出了“臭鼬工厂14条准则”,这些准则至今还在被硅谷的一众公司借鉴,这其中就包括了苹果和谷歌,从这个意义上讲,这14条准则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现在的世界。

 

◎ 臭鼬工厂的“十四条工作准则”,据说马云也是它的拥趸,但阿里做得怎么样,这就很难讲了

 

凯利·约翰逊在回忆录中说:“我从霍尔·希巴德那里学会了不强迫别人工作,这也是臭鼬工厂的运营方法。只有员工心甘情愿,他才会挑战自己,努力把工作做到最好。除非遇到少数例外情况,我们不鼓励长时间工作。”  

 

“如果是用脑力都无法完成的话,只靠体力加班也是完成不了的——这是我的一条格言。”  

 

“我们的目的是应用常识更经济,更快,更好地解决难题,取得结果。如果它原本就很好,就没有必要调整。”


 凯利·约翰逊,臭鼬工厂的领导者

 

以上种种,是臭鼬工厂真实的工作规则。这样的规则效果如何,从那些惊为天人的杰作飞机中是能看到的。


除此之外,约翰逊还回忆说,臭鼬工厂内部人际关系融洽,从来没有陷入任何严重的劳动纠纷,以至于“当工会必须象征性地在臭鼬工厂进行抗议时,纠察队会站在我们正门的一侧,保证公司正常工作。”

 

 臭鼬工厂的杰作黑鸟,这架飞机是航空史上的奇迹

 

这种不内卷,不鼓励996的工作规则,在最大限度上保证了创新,这其中的道理也不复杂。


据马斯洛需求理论,创新属于最顶上那一级的“自我实现”,也就是实现自己的梦想,发自真心的热爱没听说过“为了吃饱肚子”,为了温饱而工作的人可以创新的。贫困中坚持创作的科学家和艺术家有很多,但他们创作的目的,绝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,还是出自对创新的热爱——曹雪芹如果为了“明天的一碗粥”去写东西,大约是写不出《红楼梦》的罢。

 

 马斯洛的需求层级理论。

 

总之,一个正常的企业和正常的企业文化,最起码要把人当人看。对个人财产和尊严的尊重,这是起码的。没了这些,人就没有安全感,这还怎么创新呢?

 

所以,美国的企业文化(这里特指那些影响力巨大的),归根到底就一条,那就是把人当人看。

 

◎ 中国的企业文化,歪嘴和尚念错经


对于中国人来说,“企业家”算是一个相当晚近的名词。改革开放以后,“忽如一夜春风来,遍地都是企业家”。自然地,伴随着企业家成长的,也就是各种各样的企业文化。

 

但中国的企业文化,有很多让人一言难尽的地方。上到阿X巴巴,下到发廊服务业,各个地方的企业文化里,“把人当人”这个基本的要求,似乎都很难做到。


这次阿X出事之后,公司也承认“对人的关怀不够”,当然,这不是偶然现象。马云自己就说了嘛,996是福报。他的原话是这样的——“个人觉得能做到996是莫大的福气。很多公司和人都没有机会去想996。如果你年轻的时候不是996,你什么时候能996?你一辈子没有996,你以为你很骄傲?在这个世界上,我们每个人都希望成功,希望过上更好的生活,希望得到尊重。我想问问大家,如果不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,怎么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功?”

 

 996已经是福报了,在这种公司里,人还能是人么

 

这段话里,大约很难看到“把人当人”的态度吧。中国的不少企业文化,归根到底是把人当成工具,对人基本权利的保护更是无从谈起(很多公司的“五险一金”和“做五休二”竟然已经算福利了)。

 

为什么会这样呢?当然很显然,企业家没把人当人看,在中国,清教徒一般的品质并不太多,“谈判,妥协和制衡”似乎也非常缺位,就更不要说“民间自发的结社”了。在这种情况下,中国的企业文化,变味是必然的。

 

很多人会以为,学西方的东西,学会他们的名头就好了,其实远远不是这么回事。太平天国的指导思想不是基督教么?那可是货真价实的洋玩意儿,结果呢,基督教真正的精神,洪秀全不懂,也不想懂。


最后,太平天国的领导层腐化堕落的让人瞠目结舌。到这个时候,你总不能说“这是西方帝国主义阴谋腐蚀太平天国领导层”吧。

 

 太平天国拜的是上帝,但本质跟基督教是两种东西

 

中国的企业文化里,看到对人的尊重并不多,反而很多是领导的掌控欲(即使很多领导热衷禅修,那种掌控欲也是藏不住的)。除此之外,领导无穷无尽的焦虑,也通过这样的企业文化层层加码,让员工们压力山大。

 

这也不能全怪领导老板,他们也不都是坏人,他们也有自己的苦衷。众所周知,中国老板的钱,不完全是自己的,利维坦有很多方法让他们一秒破产。这种情况下,商人们当然很焦虑,很多人底层的逻辑是捞一票就走,“我死后管他洪水滔天”。

 

既然如此,那就不难理解商人们为什么会把焦虑往下传递了,底层心态是如此,什么研发,售后,创新,真正过硬的东西都无从谈起。讲到企业,很多人会觉得资本家是万恶的,但怎么说呢,资本其实本质上只是个放大器,它只能放大已经存在的东西。去责怪资本,而不去责怪那些被它放大的东西,正所谓“豺狼当道,安问狐狸。”

 

◎ 文化背后的元规则


怎么会这样呢?说到底,这是因为中国社会的底色决定的

 

刚才已经提到了,西方社会的底色,我们是不具备的。而中国社会的底层运行规律,学者吴思总结的比较形象,暴力最强者说了算。这条规律认为历史上的明文法规和人们私下的认可的规矩(如行规、家规、江湖规矩等等,吴思将其命名为“潜规则”和“横规矩”)都是由利害格局中具有最强伤害能力的一方制订的。

 

这是“决定规则的规则”。如果我们抛开对中国历史“温情脉脉的关怀”,会发现,这样的总结似乎比较接近真相。不幸的是,这样的历史塑造了很多人的格局,这其中也包括公司的老板们

 

◎ 吴思的这本《血酬定律》是很可以读一读的书

 

所以,当老板们遇到问题,或者制定企业文化时,不管怎么样,他们骨子里被唤醒的,大概率还是那个“暴力最强者说了算”的规则——从小到大,耳濡目染,只见过这个,也只会这个,再没别的了。

 

也正因为如此,不论很多中国的企业文化多么高大上,骨子里还是这样的,在公司里,老板拥有最大的合法伤害权,所以他可以指定一切规则,没有制衡,没有和老板平等的人,有的只是996,加班陪酒,以及各种各样的工具人。

 

现在,老板们似乎有了忌惮——媒体的力量是老板无法控制的。舆论发酵之后对公司产生的破坏力,比老版的合法伤害权强大太多,也因为如此,在阿X事件没有被媒体曝光之前,领导们并不“震惊,羞愧,自责”,而这事儿已经捂不住了之后,领导就立刻“震惊,羞愧,自责”了起来——要不怎么说,时代总是进步的呢

 

末了,把鲁迅那个染缸的话全文放上——中国大约太老了,社会上事无大小,都恶劣不堪,像一只黑色的染缸,无论加进甚么新东西去,都变成漆黑。看看一切专家,不是怀念“过去”,就是“希望将来”,而对于“现在”这一个题目,都缴了白卷,因为谁也开不出药方,所有最好的药方即所谓“希望将来”。

 

(END)


——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即可获取更多精彩内容——

互联网大厂的企业文化,为何如此太监?| 循迹晓讲


正本清源:企业家追求的究竟是「狼性文化」还是「狗性文化」?| 循迹晓讲


996制度下,你只是一块“干电池”  | 循迹晓讲


为什么恶臭无比的「酒桌文化」可以长期存在?| 循迹晓讲

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